⊙ 郭德宏
* 本文删节本刊于《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5年2月号,总第87期。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现在对于他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他的历史地位逐渐得到了恢复。但是,对他的评价仍然分歧很大,他的历史地位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在2004年11月1日于安徽省怀宁县召开的「《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我曾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陈独秀至少有六大历史贡献,两大杰出成就,并为后人做出了一个杰出的表率。事实上,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至少有七大历史贡献,五大杰出成就。现在,对此做一些补充说明。因为大家对很多情况都很熟悉,所以下边就不全面地展开,对大家熟悉的就尽量少说,对大家以前说的不多的则多说几句,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一 陈独秀的历史贡献、杰出成就和表率作用
(一)陈独秀的七大历史贡献
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二十世纪中国第-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且仍然是中国在努力实现的目标。有的学者说20世纪中国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70至80年代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影响最早而且时间最长的当然是第一次,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如果没有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就没有后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后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与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除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之外,这个时期陈独秀还有一个极其重要而没有引起重视的思想,即人权思想。他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第一条主张,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其根据就是「人权平等之说」。他说近世欧洲的「解放历史」,就是人权解放的历史。因此,人权是人人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国家由个人集成,理应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正如有的学者所说:陈独秀是「现代中国人权主义第一人」,他的人权思想「以其直接了当、旗帜鲜明、通俗明白、富于鼓动的特点在现代中国人权思想史上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在中国,人权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现在终于写入宪法,开始重视起来。因此,陈独秀的人权思想,也理应受到重视,给予应有的历史地位。
第二,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最早肯定他这个功劳的是毛泽东。他在1942年3月就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现在还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2但是直到1981年毛泽东的这个讲话公布之前,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并没有讲陈独秀的这个功劳,在有的教科书中,陈独秀几乎就根本不存在。当时为甚么不是「宣传陈独秀的时候」,我到现在也不理解。既是事实,为甚么不能讲呢?也许就因为从那时不能讲,所以才有后来几十年的不能讲。现在,我们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决不能像以前那样,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第三,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阵地。他本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当然没有李大钊早,但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文章,就是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例如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发表在1919年10月、11月的《新青年》杂志上的。李大钊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专号」,也是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青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其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至今没有一份刊物能与之相比。
在过去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一直说陈独秀「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人之所以这样给陈独秀定性,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陈独秀宣传马克思主义不如李大钊等人那样全面、系统、明确;二是因为后来陈独秀犯了错误,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但不管甚么原因,马克思主义者就是马克思主义者,难道马克思主义者还有好的、不好的甚至坏的之分吗?后来也有很多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犯了严重错误,为甚么仍然说他们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说他们「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呢?所以,「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定性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至于有的人说陈独秀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不顾事实,睁着眼睛说瞎话,难道陈独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都是别人写的吗?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做出的指导都是别人做的吗?中国共产党竟然那么没有水平,选了一个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当了自己最主要的领导人吗?说这种话的人看起来很「革命」,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恰恰是贬低了中国共产党。
第四,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创始人。现在很多地方仅仅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这是很不够的,应该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创始人。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南陈北李」两个人中,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胜过陈独秀,但在实际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陈独秀的功劳远远大于李大钊,这也是陈独秀虽然没有参加第一次代表大会,仍然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即最主要的领导人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仅仅这一条功劳,陈独秀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当然,我也不同意有的人关于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说法,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没有陈独秀,其他人仍然会在以后创建中国共产党。但说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是完全站得住的。这就如同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的成立一样。
第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最主要的领导人。现在我们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毛泽东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如果沿用这种说法,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从中共一大到五大的领导集体,才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陈独秀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这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党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使党的队伍从五十多人迅速发展到六万多人,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其功劳是不容抹杀的。新出版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不仅对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早期活动作了增补,在大革命时期这一编中,对他在推动国共合作、领导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反对戴季陶主义和西山会议派,以及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也都作了叙述,3即肯定了他在这些方面的功劳。
当然,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分成几代,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有连续性,很难分成几代,对有的人来说更难把他说成第几代。例如邓小平,现在习惯上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但他事实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关于「核心」的提法,也是值得研究的。从中国共产党的章程来说,党的主席、总书记也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一员,他的地位和其他的常委应该是平等的,不过负有主持工作之责而已,在领导工作中起的作用更为重要而已。只有这样认识,才能不把某个人放在领导集体之上,真正坚持集体领导。如果像以前那样把某个人说成核心,那就很容易把他放到集体领导之上,造成个人独断专行的局面。因此,不如把「核心」改为「代表」更为恰当和科学。按照这种认识,应该说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会的代表,他在这个领导集体中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的。
第六,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在1940年7月至11月间写的〈给连根的信〉、〈给西流的信〉、〈我的根本意见〉等信件和文章中,陈独秀阐述了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尖锐地指出史达林的罪恶完全是由苏联的独裁制产生出来的,应该从根本制度上来解决民主政治的问题,并认为社会主义和民主政治不可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民主』不是一个空洞名词,其具体内容也和资产阶级民主同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4;应该努力实现大众民主,没有大众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应坚持从民主国情出发,从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推进大众民主建设,用大众民主来监督无产阶级政权等等。想一想当邓小平于1980年提出制度问题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还觉得石破天惊,陈独秀早在邓小平四十年之前就提出了这些光辉的思想,是何等的敏锐、深刻和具有远见卓识!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这是「何等睿智的思想,何等卓越的预见」5,它「开启了中国自由民主运动的新方向,构成『五四』以后中国民主政治思想发展的又一座高峰」6;他晚年提出的大众民主的思想,是「独具特点、饱含真知灼见的」一颗「闪亮夺目的明珠」 7;他「从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在某种程度上提出了甚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8,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自由思想的充实与发展」9。可以说,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对民主政治的最深刻的思索,至今还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它不但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有的人说陈独秀晚年又变成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否认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有根本的区别,主张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其根据就是陈独秀说「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名词,有它的具体内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无产阶级的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10。我认为陈独秀说的并没有错。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的不同,就在于「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资产阶级民主实质上是少数人的民主,而无产阶级应该是多数人的民主,并不是说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有根本的不同,就像过去一个很长的时期所说的那样,只有打碎资产阶级民主,才能建立无产阶级民主。所谓资产阶级的民主,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并不是资产阶级所专有的,并不仅仅是为资产阶级一个阶级服务的(当然为资产阶级的服务是主要的)。如果把资产阶级民主全部推翻了,再来建立所谓的无产阶级民主,只能像陈独秀所说的,会导致名为无产阶级实为少数人的独裁制。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因为把资产阶级民主推翻了,至今广大的公民连「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等等最基本的民主权利都没有。因此,不能因为陈独秀说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的内容大致相同,就认为他是主张资产阶级民主。更不能因为陈独秀肯定资产阶级民主,就说他变成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直到晚年,陈独秀仍然是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道世界上还有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吗?
第七,他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中最早认识到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人。现在,很多人都充分肯定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书面报告〈论联合政府〉及口头政治报告中关于中国要反对民粹主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的论述,认为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绝妙之笔」11和「点睛之笔」12。正因为毛泽东提出要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才找到了一条不经过资本主义而又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发展成果,到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但是,陈独秀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述远比毛泽东要早得多。他在1938年8月24日写的〈我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等文章中,虽然也承认资本主义的工业造成了「滔天罪恶」,但认为它「同时却创造了较高的生产力,较高的武力,较高的道德与文化,扫荡了整个旧社会各方面的落后性,奠定了将来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之物质的基础,是人类进化途中一次大飞跃」13。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所必经的过程,即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经济发展阶段是不能逾越的,如果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那么「社会主义在中国之经济的成熟,自然是无稽之谈」14。因此,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不要学唯名主义者,一听到社会主义便肃然起敬,一听到资本主义便畏之如蛇蝎,厌之如粪蛆。如果人们不敢断言中国此时可以采用社会主义制发展工业,这就必须毅然决然地采用资本主义制发展工业,只有工业发展,才能够消除旧社会的落后性,才能开辟新社会的道路」15。也就说,不要害怕资本主义,要把资本主义大胆地利用起来。陈独秀的这个思想,与后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论述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我们肯定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论述,就更应该重视陈独秀在1938年提出的这个思想。
(二)陈独秀的五大杰出成就
除了上述六大历史贡献以外,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还做出了五大杰出成就。
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政论家。他的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至今仍给人很多启发。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等要求,说的是多么地好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解放思想被大力提倡,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其实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整篇讲的就是要解放思想。例如他在关于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一条中说:「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之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慧,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16这不是主张从一切思想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吗?他在将近一百年前提出的这些要求,不足以振聋发聩吗?可惜地是,我们不仅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中没有做到,反而经常与之违背。现在再重新看看这篇文章,真是感慨万端!我认为,这篇文章与李大钊1916年写的〈青春〉一文,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永远的座右铭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第二,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他的一生虽然主要从事政治斗争,但音韵学、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很多。他关于音韵学方面的论著就有七种,其中〈中国古代有复声母说〉一文,有的论著认为「是一篇有独特见解的音韵学论文」17。他关于文字学的论著更多,特别是他晚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写的《小学识字课本》,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大文学家梁实秋1971年在为台湾影印的这部著作所写的序言中就说:「这本书,实在写得好!……论证精详,见解通达,是其平生杰作」,「对中国文字有独到之研究,有很多新的诠释,发前人之所未发」,认为虽然事隔多年,仍有价值出版。严学窘在为巴蜀书社1995年出版的《小学识字课本》写的前言中也说:陈独秀无愧「是我国近代语言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学家」。18 王森然在《近代二十家评传》中曾称赞说:陈独秀「其学,求无不精;其文,理无不透;……无论任何问题,研究之,均能深入;解决之,计划周详;苟能专门致力于理论及学术,当代名家,实无其匹」。他深为陈独秀「指挥行动之时多,精心研究学术之时少」而惋惜。19确实,陈独秀如果不是后来转向政治斗争,无疑会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大专家、大学者之一。 第三,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诗人。关于陈独秀的诗,李大钊早就赞扬其「意境本高」20。王森然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近代二十家评传》中,也盛赞陈独秀的诗「雅洁豪放」,说他「二十年前,亦中国最有名之诗人也」21。他后来在狱中和晚年在江津写的诗歌,更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叶尚志在〈陈诗漫话──《陈独秀诗存》代序〉中也说:「其诗风格既有诗经之纯朴、自然,也有乐府之古风、遗韵,更有魏晋之恢宏、恣肆;既有李白之奔放、豪迈,亦有杜甫之深沈、练达,更有韩柳之犀利、峻峭。……他的诗作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率性而作,挥洒自如,毫不掩饰,雅俗共赏,读来使人头脑清新,精神振奋,从不令人生厌」,「说他是历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诗宗,也不为过」22。因此,说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名杰出的诗人,他是当之无愧的。
第四,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关于他的书法,一般不为人所知,但不管篆、隶、行、草,他都有很高的造诣,受到很多人的高度赞赏。书画大师刘海粟就对陈独秀在狱中当场给他书写的「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的对联,爱不释手,说再贵重的物件也无法与之相比,是无价之宝。这副对联在刘海粟一百岁华诞首次展出时,也曾引起轰动23。葛康素说她父亲藏有曾国藩先贤手札、苏曼殊短笺等书法作品,但特别欣赏陈独秀的书信,认为这些书信「文笔跌宕痛快,字迹亦挥洒生姿,每于深夜,置浓茶一壶,挑灯阅之,趣味无既也」24。有的学者也说陈独秀的书法因其坚实的学识根基,加之过人的才情,在民国时期的众多学人中,是风帜独标、名重南北。从他晚年的书法作品及大量的信札手迹中,可以看到他在驾驭笔墨的天分能力上表现出的极尽变化、精彩纷呈的艺术创造。其中既有卓尔不群、贯穿一线的性格表现,同时也在形式的多样尝试探索中,给我们以种种变幻莫测的面貌,赋予我们多方面的启迪25。
第五,他对中国现代近现代的文学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1917年发表的〈文学革命论〉,和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起,为当时的文学革命树起了两面鲜明的旗帜。对于他在这方面的功劳,连胡适也推崇备至,认为他有三大贡献,即提出了「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的「三大主义」;把伦理道德政治的革命与文学合成一个大运动;使得文学革命有了很大的收获。26陈独秀虽然很少写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他的很多政论文章,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水平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敬告青年〉等文章,完全可以和鲁迅的文章相比美。因此,对于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也应该加以重视。
(三)陈独秀在人格上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所谓一个杰出的表率,是说陈独秀在很多方面堪称楷模:
首先,他志存高远,坚强不屈,百折不挠,视死如归,为主义和信仰奋斗终生。从青年时代起,他即投身于谋求中华民族自由与解放的革命事业,此后不管如何艰难曲折,义无反顾。他一生五次被捕入狱,甚至险遭杀害,但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为了自己的主义和信仰,他毫不屈服,永往直前。一位网友在纪念陈独秀的网上即留言说:「陈独秀的品格值得敬佩。穷困潦倒时能坚持理想、坚持操守,也很了不起。」27
其次,他一心为公,从不以权谋私。从参加革命活动那天起,他就抛弃了自己本来可以拥有的富裕、舒适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家庭和两个杰出的儿子。他生活虽然非常艰苦,但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从不以权谋私,因此常使自己过着难以为继的生活。他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要求中国共产党保持清廉的作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反腐败的文件,即中共中央?1926年8月4日「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就是由陈独秀签署发出的。这个〈通告〉指出了贪污腐化行为的严重危害和反对贪污腐化的必要性,认为贪污腐化分子「不仅丧失革命者的道德,且亦为普遍社会道德所不容」,「一个革命的党若是容留这些分子在内,必定会使他的党陷于腐化,不特不能进行革命的工作,且将为群众所厌弃」。因此,中央特别训令各级党部,「迅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务须不容情地洗刷出党,不可留存党中,使党腐化」28。腐败问题现在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更加显示出陈独秀签署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反腐败文件的极端重要的意义。
其三,他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包惠僧在解释为甚么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反而被选为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时候,就说是因为他「有学问,光明正大,喜形于色,不说假话。当时我们都是他的学生,没有哪个能比得上他」29。除了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建党中的显著功劳之外,包惠僧说的陈独秀「光明正大,喜形于色,不说假话」的人格魅力,无疑也是他当选的一个重要原因。鲁迅更这样形容陈独秀:「假如将韬略比做一问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30后来李维汉也曾称赞说,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犯错误的领导人中少数几个不搞阴谋的人。31陈独秀的一生,完全证明了他正是这样一位「用不着提防」的、不搞阴谋的光明磊落的人。
其四,他思想解放,从不迷信,敢于怀疑那些「最高指示」。从参加革命活动那天起,他就冲破了一切旧的思想羁绊。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他更加旗帜鲜明地倡导思想解放,把矛头对准禁锢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和道德。为了中国的解放,他最早倡导成立中国共产党。当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以后,对于颐指气使的共产国际和史达林发给中国的命令和指示,他仍然敢于怀疑和抵制。郑超麟在他的《怀旧集》里即说,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敢于怀疑国际路线,抵制国际路线,而实行自己路线的首推毛泽东,「除了毛泽东以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敢于怀疑和抵制国际路线的,就是陈独秀」32。
其五,他不食「嗟来之食」。即使在年老多病、穷困潦倒的晚年,有时「破屋雨漏缸无米」,不得不靠典当度日,他仍然洁身自爱,坚决拒绝国民党要员们的捐赠,宁死不与「官僚」和「畜孽」为伍,甚至拒不接受 「素无知交者」的馈赠,坚持「无功不受禄」,连未出版的著作的稿费也不动用。在临终前,他还嘱咐夫人潘兰珍,要一切自主,生活自立。陈独秀的一生,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
其六,他作为一个知识份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的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的良心。现在,一般把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有知识的人称为知识份子。其实,这部分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专心于自己的文化教育事业,不太关注政治和社会现实;另外一种是不仅努力做好自己从事的文化教育工作,还非常关注政治和社会现实,勇于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为民众的疾苦而大声呼喊。前一种知识份子固然可贵,其中出现了很多大学问家、大学者、大专家或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后一种知识份子,即所谓的公共知识份子,不仅为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还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要成为后一种知识份子,就必须面对种种压力和危险,需要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胆量和勇气,不怕任何艰难和打击,敢于作出牺牲。因此,我认为这一类知识份子更为可贵,更令人敬佩。而陈独秀,正是这样一个杰出的、令人敬佩的知识份子。
以上这六个方面,使陈独秀具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为陈独秀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所感动所启发。从他的人格中,我们既能看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能感受到时代精神的脉搏。他的人格影响、吸引了无数的青年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因此而投身于革命事业」。这种人格魅力的来源,就是「浓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33。有的学者还提出,应该学习和弘扬陈独秀精神。我认为,这些分析和主张都是正确的。
以上这七大历史贡献、五大杰出成就和一个杰出表率,要做到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很不容易的,但陈独秀兼而有之。毫无疑问,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编辑出版家、政论家、语言文字学家、诗人、书法家,是二十世纪与孙中山、毛泽东等具有同等重要历史地位的中国最杰出的伟大人物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位「绝代巨人」34。如果说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位杰出人物,那么陈独秀就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位杰出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我相信他的历史地位会愈来愈高,最终会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能够千古留名的少数人之一。
当然,陈独秀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缺陷和不足,犯过错误。他之所以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他犯过严重错误。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有几个没有犯过严重错误呢?就拿功劳最大的毛泽东来说,同样犯过严重的错误,他的错误甚至比陈独秀的错误更为严重:第一,陈独秀的错误仅有半年左右的时问,而毛泽东的错误则长达二十年。第二,陈独秀的错误只是导致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而毛泽东的错误导致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失败,不仅造成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和「十年内乱」,造成两千多万人的非正常死亡,几千万人受到残酷的迫害,还造成了二十年的停滞局面,使中国远远落后于原来同一发展水平的国家。第三,陈独秀的错误造成的后果很快被纠正,其影响很快被清除,而毛泽东的错误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一些破坏永远无法恢复,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甚至还会影响到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第四,陈独秀的错误是被迫的,毛泽东的错误则是主动的,是自己犯的。其五,陈独秀并没有一个甚么系统的「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而毛泽东则形成了系统的「无产阶级专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更有理论色彩。因此,毛泽东的错误的性质、程度和后果,都是和陈独秀的错误不同的。但是,我们并不因为毛泽东犯了严重错误就否定他的历史地位。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陈独秀犯了严重错误,就否定他的历史地位。
拿陈独秀和毛泽东相比,他们的功劳同样伟大:一个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一个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一个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有些方面超过了陈独秀,如新民主主义理论、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哲学思想等,有的方面则远远不如陈独秀,如对民主、科学等远远不如陈独秀那样重视。因此,如果拿同一个标准来衡量陈独秀、毛泽东两个人,就可以看出他们同样都是伟大的历史人物,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应该给予同等的历史地位,不能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二 关于陈独秀的错误
对于陈独秀在国民革命即第一次大革命中犯的错误,应该怎么看呢?很多学者已经指出,他的错误主要来自共产国际,他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而已。陈修良就曾说:「真正导致中国大革命失败的,不是别人,正是以史达林为首的共产国际──也即是苏联共产党中央的头头儿史达林。陈独秀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而已。」35在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必须执行共产国际指示,而中国共产党又处在幼年,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谁都不能不犯像陈独秀这样的错误。况且,陈独秀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共产国际和史达林的一些主张还进行了抵制。例如他从一开始就反对进行党内合作,因为党内合作会束缚自己的活动,使自己失去独立性。当国共两党发生磨擦后,他又主张退出国民党,改为党外合作。后来他在辞职书中还提到这个问题,说「国际一面要我们执行自己的政策,一面又不许我们退出国民党,实在没有出路,我实在不能继续工作」36。如果中国共产党当时按照他的主张退出国民党,改为党外合作,就不会有后来的「清党」和惨败。又例如被看作陈独秀严重右倾错误标志的对国民党二大、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问题上的让步,即所谓「三次大退让」,有的学者已经指出,在上述几个关键问题上,陈独秀开始并不主张妥协,提出过不同意见,结果都被共产国际否定了,主要责任并不在陈独秀。37
现在,戴在陈独秀头上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帽子已经被摘掉,中共中央批准的权威党史改成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陈独秀错误的性质好像比原来减轻了一点。但我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帽子,也不符合历史实际,因为这是史达林和共产国际为推卸责任而硬扣到陈独秀头上的。很多学者已经指出了这一点38。说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就给人造成陈独秀搞机会主义、搞投机的印象。其实,陈独秀是一个毫无心计、光明磊落的人,根本没有搞甚么机会主义,没有进行投机。他的错误,不过是执行了史达林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其实质是教条主义。而且对于他的有些所谓错误,还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做出正确的评价。
例如现在仍然指责的陈独秀对当时工农运动过火行为的批评,我认为就是正确的。因为在统一战线的条件下,不能不照顾到联合者的利益。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也是反对过火行为,极力维护统一战线的。为甚么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政策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对陈独秀则横加指责,彻底否定呢? 对于历史的评价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而不应该是两个标准。
又例如被指责为 「三次大退让」理论根据的「二次革命论」和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错误,有的学者已经指出,陈独秀那篇〈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中所说的「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39的话,本来说的是「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规」,而不是说整个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说中国国民党应该那样做,实质上是为国共合作做理论准备。可是,长期以来很多人恰恰忘记了陈独秀说的「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规」这个前提,认为他否定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由此导致了面目全非的结论。40有的学者还指出,陈独秀对资产阶级力量与作用的夸大,不等于承认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承认国民党的领袖地位,并不等于承认资产阶级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陈独秀没有认定资本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必然前途,他提出革命后资产阶级拥有政权,也不等同于承认民主革命中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所以,那种断言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将资产阶级规定为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的观点,是缺乏事实根据的。陈独秀的设想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联合统一于中国国民党的旗帜之下,以资产阶级为主体及阶级基础,以无产阶级为革命先锋及政治向导,在它们之间的阶级利益冲突尚未不可调和之时,共同努力成功一个资产阶级的国民革命。41
即使陈独秀当时有由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想法,据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刘仁静说,这个思想也是从史达林和共产国际那里来的,而且从1924年12月起,陈独秀就坚定地主张无产阶级领导国民革命了,并且以实践表明了他的主张。1925年,他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上海五卅群众运动;1927年,他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暴动。在这两次大斗争中,他绝不依赖于资产阶级的领导。这两个群众运动,正是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进行的42。不仅如此,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的中共四大,也是由陈独秀主持召开的。如果陈独秀这时仍然主张由资产阶级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四大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议呢?
客观地来看,陈独秀的所谓「二次革命论」 虽然存在缺陷,即没有像毛泽东后来那样清楚地说明中国民主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但这个理论在三个方面是应该充分加以肯定的:一是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作了明确的区分,这相对于中共一大关于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次革命论」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二是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阶段进行的思想,为后来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毛泽东「两步走」的理论正是在陈独秀这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如前所述,主张在中国要有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思想。后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也提出了同样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所发生的很多问题,遇到的很多曲折,就是因为过早、过急、过快地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让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三十年后不得不实行改革开放,重新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发挥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的有益作用。另外,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即使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主张是错误的,但他做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对中国社会发展动力、途径、方向等问题的痛苦、执着的探索,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社会发展最佳形式的一系列努力的重要环节,对此也是应该肯定的43。
关于陈独秀在国民革命中是不是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应该首先弄清楚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本意。关于无产阶级必须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的思想,我在1995年一篇论述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的文章中曾指出,它最早是列宁1905年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著作中提出来的,后来史达林在指导中国革命时,把列宁的这种策略思想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说「中国革命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中国农民的领袖,必然应当由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担任」44。他们还指出,这种领导,主要是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为了保证和实施这种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在同资产阶级的联合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是保证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必要条件45。也就是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主要是指以正确主张和模范行动,影响和引导农民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使革命按照自己的主张进行到底,即主要是进行政治领导,这和组织领导、行政领导不是一回事。陈独秀在大革命中的一些问题上,因为受共产国际指示的影响和苏联代表的逼迫,不得不对国民党做了妥协退让,但他始终是努力保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坚持对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自由资产阶级进行政治领导的,并没有主动地放弃这种领导权。至于组织领导、行政领导,孙中山是当时国共两党公认的国民革命的领袖,中国共产党怎么去争呢?孙中山去世以后,共产国际仍然主张国民革命由国民党领导,中国共产党要去争夺领导权也很困难。因为当时还处在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人数那么少,怎么能争得过国民党那么一个大党、老党呢?国民党、蒋介石就是因为害怕中国共产党争夺国民革命的领导权,才发动「中山舰事件」和通过「整理党务案」的。如果不顾国民党的态度而硬去争夺领导权,必然会引起两党的分歧,甚至会导致统一战线的破裂。事实上国共两党后来的很多争执,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运动采取了一些过火的行为,如一些地方的农民把国民革命军将领的一些亲属当做「土豪劣绅」斗了、打了,甚至分配了他们的土地;一些地方的工人罢工时间过长,要求工资过高,使一些资本家和中小企业主承受不了,即使国民党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才引起的。有一些中国共产党人,当时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例如关于马日事变等发生的原因·夏曦当时便认为「就是土地问题」46。柳直荀后来也说:「湖南农民最激烈的斗争就是关于土地问题的斗争」,「这样一来。地主大震,因此有5月21日之事变」47。要使统一战线能够维持,参加统一战线的双方必须照顾到对方的利益,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在国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力量对比那么悬殊,采取的又是党内合作的形式,中国共产党更不能不考虑国民党的利益,这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形势根本不能相比。列宁早就说过,为了革命的需要,有的时候应当做出必要的妥协。在国民革命中为了维持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陈独秀被迫做出一些妥协也是必要的,况且他对工农运动中一些过火行为的批评,对一些过左行动的纠正,本身就是正确的。因此,不能因此就说陈独秀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
陈独秀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后来参加过「托派」。有的学者已经指出,「托派」的主张也是对中国革命的一种探索,虽然是一种错误的探索。俄国已经给托洛茨基平了反,我们为甚么还要抓住这一点不放呢?
陈独秀后来被开除出党,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他参加了「托派」。但有的学者已经指出,他被开除出党,主要是因为他反对李立三「毕其功于一役」的全国大暴动计划,反对在中东路问题上提出保卫苏联的口号。历史已经证明,李立三「毕其功于一役」的全国大暴动计划是错误的,提出保卫苏联的口号也是错误的48。因此,开除陈独秀的党籍也是完全错误的,应该予以平反。
陈独秀之所以会犯错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本质上是一个书生、学者,而不是一个善于搞政治的人,缺乏搞政治的经验和手段。搞政治,甚么手段都可以采取,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是一点书生气都要不得的。但正如他去世后他的老友朱蕴山诗中所说,他「僵死到头终不变,盖棺论定老书生」49。对于那种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像陈独秀这样的书生、学者是应付不了的,往往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他和瞿秋白一样,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都是一个悲剧。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误会。
2004年12月4日改定
注释
1 杜钢建〈陈独秀的人权思想〉,「问题与主义」网(http://www.wtyzy.net/chenduxiu.htm)。
2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3页。
3 石仲泉〈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编修〉,《百年潮》2002年第10期。
4 〈我的根本意见〉,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0页。
5 陈雪〈陈独秀论〉,《中国之春》第132期,1994年9月。
6 欧阳哲生〈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下篇),《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
7 操国胜〈试论陈独秀晚年大众民主思想及其历史方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8 蒋贤斌〈试析晚年陈独秀的民主思想〉,《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9 张同〈简论陈独秀晚年的民主观〉,「陈独秀与中国革命」网(http://www.chenstudy.com)2004年2月6日。
10 〈陈独秀致西流〉,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第503页。
11 晏泽厚:〈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创制与历史贡献〉,《求实》2001年第11期。
12 王敦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形成发展管窥〉,《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3 〈民族野心〉,1938年7月16日,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3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1页。
14 〈资本主义在中国??在重庆民生公司讲演〉,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3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9页。
15 〈我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36页。
16 胡明编选《陈独秀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2页。
17 唐宝林《陈独秀传》(下)《从总书记到反对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页。
18 转引自任建树《陈独秀大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657页。
19 转引自唐宝林《陈独秀传》(下)《从总书记到反对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页。
20 转引自陈世强〈世纪话语 大匠情怀??陈独秀与中国晚近美术〉,载沈寂主编《陈独秀研究》第2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21 转引自钟扬〈陈独秀的诗歌创作散论〉,载沈寂主编《陈独秀研究》第2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22 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编注《陈独秀诗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3 叶尚志〈陈诗漫话??《陈独秀诗存》代序〉,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编注《陈独秀诗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24 〈有关陈独秀书法的一则史料〉,《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2期。
25 杨林〈幸有艰难能炼骨 依然白发老书生──陈独秀晚年书法述评〉,「陈独秀研究」网2004年6月5日。
26 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王树棣等编《陈独秀评论选编》下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页。
27 forestwave〈陈独秀是超前的〉,见「Netor网同纪念」 (http://cn.netor.com)。
28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283页。
29 萧生(生)〈访问建党时期的知情人〉,《百年潮》2001年第5期。
30 转引自张家康〈陈独秀的个性和人品〉,《江淮文史》1995年第6期。
31 转引自刘良〈龙性难改陈独秀〉,《党史文苑》2003年第5期。
32 转引自刘良〈龙性难改陈独秀〉,《党史文苑》2003年第5期。
33 王文涛〈浓烈爱国情怀 铸就壮美人生──浅析陈独秀的人格魅力〉,《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
34 司马璐〈中共『绝代巨人』陈独秀〉,见「浴火凤凰」网( http://sixiang.resourcez.com)。
35 〈陈独秀不过是一个替罪羊〉,《陈独秀研究动态》(简报)2004年停刊号。
36 转引自刘仁静〈论所谓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载「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网(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index.html)。
37 萧甡〈 谁应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者?〉,《百年潮》2003年第7期。
38 杨奎松〈陈独秀是右倾机会主义者吗?-?从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谈起〉,「杨奎松个人空间」(http://www.yangkuisong.net);唐宝林〈分歧已经摆明 让历史去评判──就石仲泉先生谈「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摆摆我们的观点〉,《陈独秀研究简报》2003年1、2期合刊;唐宝林〈不要忘记历史──就「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再摆我们的观点〉,《陈独秀研究简报》 2003年 3、4期合刊;龙念〈「右倾机会主义」帽子亦应摘掉〉,《陈独秀研究简报》 2003年 5、6期合刊;高国发、栾丽荣〈「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结论是不实之词??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商榷〉,《陈独秀研究简报》 2003年 5、6期合刊;龙念〈评新党史中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右倾机会主义」帽子亦应摘掉〉,等。
39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59页。
40 郭绪印〈重评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学术月刊》1991年第7期。
41 蔡文杰〈陈独秀二次革命论中的领导权思想辨析〉,《南开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6期。
42 刘仁静〈论所谓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载「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网(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index.html)。
43 左继亮〈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形式的选择〉,《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44 〈中国革命问题〉,《史达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84页。
45 〈抗日战争领导权新论〉,《安徽史学》1995年第1期。
46 夏曦等三人代表湖南省党部向武汉国民党中央的请示,见1927年4月18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速记录。
47 柳直荀〈湖南农目革命的追述〉·载《布林塞维克》第12、14朗,1928年1月2日、16日出版。
48 王观泉〈陈独秀研究二题〉,《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
49 转引自〈访唐宝林:毛泽东和陈独秀〉,张素华、边彦军、吴晓梅编《说不尽的毛泽东》下册,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页。
郭德宏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共发表文章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合著十多部,主编或参与编写著作四十余部。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