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陈独秀系列书籍

历史价值和历史叙事的重构

  ——读陈璞平的《陈独秀之死》

  季桂起博士

  历史研究是一项非常科学而严肃的工作,它要求研究者要在充分把握史料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以求实为目的,分析和把握史料中所包含的那些历史的信息,努力向世人揭示被层层现象所掩盖的历史的本来面目,说出事实的真相。同时,历史研究又是一项富有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工作。历史研究者不是被动地适应史料,而要在自己对史料的鉴别与分析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历史意识,用创造性和想象力弥补史料的不足,提出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甄别与见解。当然,发挥创造性要以充分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但是尊重历史事实并不等于放弃自己对历史的独特感受和见解。一部历史著作有无研究者对历史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是其有无史学价值的重要标志。

  我认为,陈璞平先生的《陈独秀之死》就是一部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又具有个人独特历史感受和见解的著作。这部著作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著作,而是以历史研究为基础,结合作者对历史生活的个人感受与体验,具有文学色彩的历史人物传记,但是它同样能够给读者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历史见解。它的史学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史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一位伟大而特殊的人物,他的功过是非同整个中国的现代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他的生活与思想都非常复杂,在历史上的地位与评价也争议迭出。尤其是陈独秀的晚年,由于以往政治因素和主流史学观念的影响,在研究上成为少有人涉足的“雷区”。然而,璞平却以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从读大学时代起就扎实积累有关陈独秀的研究资料,认真展开对陈独秀生平经历与思想的研究,力图从揭示历史真相的目的出发,走入这位历史人物的人生世界与精神世界。参加工作以后,他尽管事务繁忙,但是却始终没有放弃关于陈独秀的研究课题。在经过大量艰辛的研究工作后,他终于写出了《陈独秀之死》这部很有研究价值的著作。我认为,璞平在这部书中所灌注的精神,既体现了一个党务工作者对党的历史高度重视和对党的事业认真负责的党性意识,也体现了一个历史研究者尊重历史事实和追求真理的学术品格。

  选择陈独秀特别是陈独秀的晚年生活与思想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本身就说明璞平对历史价值的一种重新感受和认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要客观而公正的评价陈独秀的晚年生活和思想是一件极为不容易的事情,一顶“右倾机会主义和托派分子”的政治帽子,掩盖了陈独秀作为一位历史人物的全部生活和思想的复杂性。璞平这部《陈独秀之死》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不为传统的历史结论所完全束缚,通过细致认真的史料鉴别与分析,揭开压在陈独秀头上的那顶政治帽子,用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辨证的历史眼光来看待陈独秀晚年的生活和思想,发掘这位伟大而特殊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如对陈独秀晚年同中共的关系问题、陈独秀与托派组织的关系以及托派组织的性质问题、陈独秀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态度与他的抗日立场问题等等,璞平都用详细的史料和辨证的分析一一加以重新厘定,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评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璞平能够在这部著作中,对陈独秀晚年所作出的种种人生选择从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使人们既看到了陈独秀自身的错误观念和个性心理的作用,也挖掘了客观环境对他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对陈独秀晚年一些错误的人生选择提出历史批评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他所从事的一些社会活动对当时中国历史的贡献。这些都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人们重新了解和认识陈独秀这位历史人物,重新了解和认识中国那个阶段的历史真相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陈独秀之死》是一部人物传记。作为人物传记,作者当然要对人物的生平经历进行详细的考辩与描述,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从丰富的历史信息中捕捉研究对象种种历史行为的发生原因,从大量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历史的真相,对人物的是非功过做出符合历史逻辑的判断与评价。在这方面,璞平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的资料收集与积累工作是相当扎实的,而整部书对陈独秀晚年生活经历的描述也非常细致。尤其是涉及到陈独秀一些生活细节的问题,璞平总是能够依据有案可考的资料进行认真的辨析与说明,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做凭空的臆断。如关于陈独秀未能去成延安的原因、关于陈独秀移居江津及鹤山坪的原因、关于陈独秀最后去世的生活与精神状况等等,本书都给我们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信息与历史知识。除此之外,璞平对陈独秀晚年生活的描述,还灌注了他的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他从自己的这种历史感出发写出了陈独秀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特点,深入解剖了陈独秀晚年生活的悲剧性:“他先是被自己亲手创建的中国共产党所开除,又因为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蹲了5年大牢,后为国共两党所不容。他有着许多荣华富贵的机会,却为了保持气节而宁肯穷困潦倒,最终在贫困孤独中死去。最可悲的是,他固执地反对自己当初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自以为是在大义凛然地捍卫共产主义的信仰。他就像舍生忘死刺秦王的壮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的结果是,他抛弃了这个世界,也为这个世界所抛弃。”应该说这样一种具有个人体验深度的历史感受,是璞平对陈独秀的生平经历与思想独立解读的结果,它同那种从某种固定的观念出发所得出的人云亦云的结论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严肃而科学的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璞平还善于运用历史的想象力和文学笔法来表现陈独秀晚年的生活,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陈独秀的个性特征及其内在的精神世界,写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陈独秀,一个充满了生活气息的陈独秀,一个能够给人以活生生的命运感受的陈独秀。璞平写陈独秀,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善于抓住人物的生活矛盾来写人物,从人物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关系中来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心理与行为,展现具有生命活力的人物形象。这本书非常细致地写出了陈独秀同共产国际的矛盾、陈独秀同当时党内代表“左倾”路线的某些领导者的矛盾、陈独秀同托派组织的矛盾、陈独秀的个性同周围人际环境的矛盾,写出了这些矛盾对陈独秀晚年生活与精神的影响,写出了在这些影响中陈独秀晚年思想与性格的一系列波动与变化,写出了这些影响对陈独秀最后人生结局的作用,这些都非常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认识和评价陈独秀这位人生经历与个性特征都极为特殊的历史人物。璞平写陈独秀,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挖掘人物的性格内涵与心理内涵,努力探讨人物在特定历史境遇中丰富而复杂的内在精神世界。在这方面,璞平能够充分发挥一个历史研究者应有的想象与体验能力,通过历史资料走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人物那颗活生生的心灵的跳动。如他写陈独秀在参加托派组织问题上的彷徨与苦衷、写陈独秀临终前心境的孤独与悲凉都是十分精彩的片段。这样的描写不仅不会降低历史研究的真实性,反而能够让人们具体地触及到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增强人们对历史的更生动的感受。

  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历史既是一种客观事实的存在,又是一种叙事模式的存在。采用什么样的叙事模式来写历史取决于研究者的历史感受与历史意识。从总的方面看,璞平是从一种当代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还原历史真相的意识出发来写陈独秀的,因而他笔下的陈独秀既是一个历史上的陈独秀,又是一个具有他个人的感受与体验特色的陈独秀。这种个人研究特色的存在正是我们以往的历史研究所缺乏的。我们曾经习惯于用一种观念、一个模式去解读历史和历史人物,因此造成了历史感受的单调与历史意识的匮乏,造成了我们民族历史智慧的退化。这种情况需要学术界通过不断的努力认真加以改变。璞平的这部著作就是这种努力的一个结果。它在陈独秀研究的这样一个重要课题上所做出的成绩,应该说给我们整个的党史与现代史研究都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它的魅力与价值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目录

  第一章

  面对“悔过”才能出狱的条件,陈独秀坚决地说:“我宁愿炸死在监狱中,实在无过可悔!想让我低头认罪,简直是白天做梦!痴心妄想!我要无条件出狱!”

  第二章

  蒋介石请陈独秀担任劳动部长并再建一个新共产党,他一口回绝:“不可,不可,蒋介石杀了我许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让我与老蒋为伍,我是宁死不从的。”

  第三章

  陈独秀重返武汉,故地重游,不免感慨万千,此时他已今非昔比,从当年八面威风的一党之首变成了默默无闻的一介难民。

  第四章

  中共中央要求陈独秀“公开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他却答非所问地道:“中国有无托派我不知道,我不是托派。”

  第五章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指示陈独秀到莫斯科学习反省,他拒绝道:“要我到苏联学习,我去学什么?学中国革命问题?中国的问题为什么要去请教外国人,苏联的问题斯大林为什么不来请教中国人?我不去给他们当反面教员。要反省,我在中国反省,绝不去莫斯科!”

  第六章

  面对白色恐怖和“革命低潮”,陈独秀得出了革命应该全面退却的结论;而毛泽东则从中看到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第七章

  党的“六大”后,陈独秀一度信守着“如果‘六大’成绩不错,对共产国际和中央将不持反对态度”的诺言。然而,江苏省委“独立事件”的发生,再一次使他陷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第八章

  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共产国际提出“武装保卫苏联”,陈独秀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三次致函中央,陈述不同意见,由此引发了一场他与党中央之间的重大争论,史称“三封信”问题。

  第九章

  一九二九年春夏之交,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完成了向托派的转变,中共中央在反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将他开除出党。

  第十章

  在与中共合作不成的情况下,陈独秀公开宣布自己“不隶属任何党派”,决心寻求“不拥国,不阿共,在抗日阵营中独树一帜”的第三条路线。

  第十一章

  陈独秀被开除出党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反对派”的事业中去。在托洛茨基的支持下,他费尽心机,最终促成了中国托派组织的统一。

  第十二章

  陈独秀三面出击,即严厉批评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现行政策,又猛烈抨击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同时拿出相当精力协调解决托派内部矛盾,表现出十足的“反对派”风格。

  第十三章

  陈独秀在法庭上以三军不可夺志的气魄,高举自由独立解放的大旗,自撰辩诉痛斥国民党政府卖国腐败和专制独裁,义正辞严,脍炙人口,字里行间闪烁着“五四”精神的光芒,一时为进步青年所争相传诵。

  第十四章

  陈独秀把囚室当研究室,潜心著书,取得了令人瞩目学术成就,但由于他拿出相当的精力协调狱外的托派组织活动,这使他最终没能实现最初拟定的写作计划。

  第十五章

  正当陈独秀将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王明却无中生有地挑起了轰动一时的陈独秀“托匪汉奸”案,最终导致他与中共关系彻底破裂。

  第十六章

  “托匪汉奸”案使得陈独秀声誉大损,寄予厚望的“独树一帜”政治活动也付诸东流,无奈之中,他不得不离汉入川,隐居小城,苟渡余生。

  第十七章

  在经历了穷困潦倒、世态炎凉、丧女失友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倔强的陈独秀为了维护仅存的一点尊严和人格,躲进深山僻壤。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情深意重的潘兰珍始终与他患难与共、相互支撑。

  第十八章

  亲友的相继去世和文稿印章的被窃,使陈独秀已是千疮百孔的心灵又遭重创,身体每况愈下,思想也日趋固执消沉。贫苦之中,他再次拒绝了蒋介石的诱惑利用和中共的善意援助,以此来保持自己最后的一丝尊严。

  第十九章

  陈独秀是一个有独立见解的人,但他过于迷信自己的“独立思考”,听不进不同意见,尤其是晚年更加固执,没有将自己融入火热的民族解放运动之中,而是闭门造车,思考出所谓“最后的政治意见”,最终为那些曾经是他的支持者、拥护者所抛弃。

  第二十章

  入川后,陈独秀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政治上不断遭到打击,思想上找不到知音,几乎到了无人理睬、被人抛弃的地步,而周围的亲朋好友一个个“先我而死”,这使他的心灵刻上了难以拂去的“无数伤痕”。

  二十一章

  陈独秀和毛泽东都接受过很深的儒家文化熏陶,在性格爱好、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使他们具备了伟人的气质和素质,从而在众多豪杰中脱颖而出,成为众望所归的魅力型领袖。

  第二十二章

  陈独秀只看到他和毛泽东相似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两人不同的另一面,恐怕他永远也搞不明白,正是这些差异,最终导致了陈独秀的失败以及毛泽东的成功。

  二十三章

  陈独秀总以文人思维看待和改造社会,面对复杂的阶级斗争,只能束手无策,其失败的结局也就不可避免;而毛泽东如同凤凰涅磐,跳出了传统知识分子对他的人格束缚,把“致用”哲学发挥到了极至,达到中国文人追求价值趋向的最高境界。

  二十四章

  陈独秀一生中握笔的最后一个字是“抛”,他抛弃了这个世界,最终也被这个世界所抛弃。友人叹道:“仲甫一生轰轰烈烈,虽然毁誉难凭,大道莫容,但其是非功过现在恐难结论,论定尚须世后。”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