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英也有机会去看《夜未央》。她去得比觉新迟一天,是被琴约去的。琴和觉民定了计,当着淑英母亲张氏的面,请淑英在那一天到琴的家里去玩。张氏自然不反对。淑英果然一个人坐轿子到了琴的家。琴再偷偷地陪淑英到戏园去。琴对她的母亲也只说陪淑英出去买东西。她们看完戏回到琴的家,连琴的母亲也不知道她们到过了戏园。淑英的母亲还以为淑英整天就在张家。
淑英进戏园,这还是第一次。里面的一切对于她都是很新奇的。女宾的座位在楼上,她们坐的是右边的一个包厢。楼上观众不多,全是白衣青裙的女学生。楼下是男宾座,年轻的学生占了一大半,上座有八九成的光景。有人在嗑瓜子、吃花生、大声谈话、说笑。许多人仰起头,许多陌生的眼光常常往楼上射来,使得淑英胆怯地红了脸。楼下起了一阵喧哗。
淑英埋下头专心读那份说明书,却又读不进去。突然哨子一响,布幕拉开,整个戏院立刻变成静悄悄的。众人的眼光集中在舞台上面。那里有一间简陋的屋子,桌上有一盏半明半暗的煤油灯。两个女人坐在桌子旁边忙着折报。左侧有一扇小门,从门里发出来轻微的印刷机的响声。
“那个扮苏斐亚的是张还如,你在公园里头碰见过的,”琴指着台上那个年纪较大的妇人对淑英说。她又指了年轻的女仆说道:“这是马霞。”
“嗯,”淑英应了一声,她已经记不起张还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但是她仍旧注意地望着苏斐亚和马霞。这时从小门里面走出来一个中年人,手里拿着一束报纸。
“这就是黄存仁,你一定记得他,二表哥去年在他的家里住过一阵,”琴指着昂东亲切地在淑英的耳边说。
“嗯,我记得,”淑英微微地点头答道。她还记得那个人,琴那天在公园里指给她看过。她也记得黄存仁的名字。她常常听见觉民和琴谈起他,她也知道他帮助觉民逃婚的事。她并不认识他,但是她已经在尊敬他了。她这时不觉多看他几眼,听他在戏台上讲了些抱怨政府zhuanzhi的话。
于是一个年轻人带着一包铅字从外面进来。琴告诉淑英这个年轻人就是张惠如,他扮演戏里的男主角桦西里。他也就是扮苏斐亚的张还如的哥哥。淑英含糊地答应着,她头也不掉地望着舞台。这时看门人领了警察进房来查房间,说是这里有一个新来寄宿的客人没有护照。昂东把桦西里带来的假护照给警察看了,又花了一点钱才把警察打发走了。苏斐亚便进内室去扶了一个工人服装的党大乐出来。
“这是方继舜,他写过文章大骂冯乐山,”琴指着那个老人说。淑英不大注意地点一下头,她并不知道方继舜是什么样的人。方继舜常常用笔名在《利群周报》上发表文章。她读过那些文章,却不知道它们是方继舜的作品。
这个老革命党人一面咳嗽,一面说了许多激烈的话。门铃忽然响了。不久一个身材苗条面貌清秀的年轻女子走进房来。
“这简直不像男人扮的。你看他走路、说话的样子明明是个女人,”琴感到兴趣地低声对淑英说。
“他叫什么名字?”淑英好奇地望着那个年轻女子(他们叫“她”做安娥),顺口问了这一句。
“他叫陈迟。他平日做事情总要比别人慢,大家都说他的名字取得很对。听二表哥说他还是头一次演女角,”琴兴致很好地答道。
台上党大乐谈了一阵话,似乎很疲倦,又走进内室去了。
其余的人烦躁地谈了许多关于革命运动前途的话,大半是带煽动性的。桦西里甚至气恼地高声说:“所以这个‘血钟’应当响起来,越响越高,不到全胜的时候不止。”
楼下立刻起了一阵拍掌声。淑英突然一惊,心跳得很厉害。她连忙掉头看琴。琴正兴奋地看舞台上的表演。
安娥激动地接着说:“目前这种困苦实在难堪,必须要那‘血钟’一齐响起来,响个不止,叫各处都能够听见。……后来的人一定会享到和平安乐……”“你听见么?你们听见么?那‘血钟’的声音?”苏斐亚突然带着严肃的表情问道。
全个剧场马上变得非常肃静了。众人都在倾听,要听出那“血钟”的声音。
“明天。”安娥忽然在台上狂喊起来,使得台下的观众惊了一跳。
“明天奴隶制度就要完结了,”马霞仰起头梦幻地说。
有几个人在楼下拍起掌来。
桦西里和安娥先后走了。苏斐亚们留在房里继续折报。门铃忽然大响起来,昂东惊恐地站起,嘶声叫道:“那儿……门外头……我们的事情坏了。”
“哎哟。”苏斐亚和马霞齐声呻吟道。党大乐从内室里奔出来,拿出一支手枪说:“警察么?我自己留一颗子弹,其余五颗留给你们用,”他仍然走入内室去了。房门外响着一片打门声,马霞早去锁了门。苏斐亚和昂东忙着焚烧通信地址和文件。内室里发出一声枪响,一定是党大乐放的枪。接着一个警长带着五个警察破门进来。
“完了,”淑英惊惶地低声自语道。楼下的观众中也起了一个小的骚动。琴也很激动,但是她看见淑英着急的样子,不觉开颜一笑,爱怜地安慰淑英道:“二表妹,你不要看得太认真了。这是演戏埃”淑英感动地看了琴一眼,放心似地嘘了一口气。
警察一进屋来便翻箱倒箧,四处搜索,一面凶恶地捉住房里的三个人。警长傲慢地指挥一切,后来无意间发见了那道小门,便走进去,只听见印刷机的响声。不久警长拿了一张报纸出来,对着灯光读道:“《光明》,”惊愕地说:“原来你们就是办《光明》的人。”警长又说了一些嘲笑侮辱的话。
昂东挣脱了手向警长扑过去,但是又被警察推倒了。两个警察扭住他殴打。苏斐亚和马霞着急地哭喊起来。她们也被警察们紧紧地缚祝警长站在马霞面前轻佻地问道:“你这个小东西,还不曾哭完吗?”马霞悲愤地说:“难道我们连哭的权利都没有了?”警长哈哈地笑道:“你这个小东西。像你们这般东西还不是叫你们怎样就该怎样。”
在这个纷扰中布幕跟着警长的笑声同马霞们的哭声一下子就拉拢了。起初是一阵沉闷的宁静。于是无数的手掌疯狂似地拍起来。
“琴姐,你觉得怎样?”淑英回过头低声问道。
“真是好戏。”琴兴奋地答道。
“琴姐,真有这样的事情吗?”淑英嗫嚅地问道。“这太可怕了。我好像听见大哥说过,三哥在上海也会做革命党,是不是同昂东他们一样?”
“二表妹,你不要担心,”琴压住心里的波涛,柔声安慰淑英道。“那种事情的确是有过的,现在也许还常常有。不过三表弟不会像这样。你不用替他害怕,你不记得安娥刚才说过的话:‘个人的痛苦跟全体的痛苦比较起来算得什么?’这句话很有意思。”
淑英不即刻答话,她在思索。她两次欲语又止,显然地有几种互相冲突的思想在她的脑子里斗争。琴知道这个,想改变她的注意,便说:“第二幕就要开演了,你留心看二表哥演戏。”
淑英还来不及答话,第二幕果然就开演了。她便注意地看舞台,那里是一间客厅,桦西里在同他的几个朋友谈话。
“你看,那个坐在桦西里旁边的人便是二表哥。你认得不认得?”琴得意地指着那个穿着整齐的洋服谈吐文雅的青年说,她的脸上带着微笑。
“对的,我现在认得了,”淑英含笑答道。“二哥这样打扮倒比平日好看些。”
戏台上几个人烦躁地谈着种种不好的消息:苏斐亚在监牢里自杀未成,马霞受侮辱。他们又谈到城里罢工的情形。有人提议刺杀总督,最后大家商量行刺总督的计划,都愿意去做那件事。觉民扮的银行家得不到机会,垂头丧气地诉苦道:“我拿出几个臭钱算得什么。安安稳稳地看着旁人准备了性命一条一条地送去。唉……”“二哥不是这样的人,”淑英不相信地低声说。
“你说什么?”琴问道。
淑英猛省地看看琴,恍然失笑了。她偏袒地对琴说:“二哥做得很好。我不觉得在看戏。”琴听了自然十分高兴。
但是银行家在台上苦恼地踱了几步便不得不退场了。淑英忽然侧头问道:“二哥还会出场吗?”
“他不再出场了,”琴惋惜地答道。
“可惜只有这一点儿,”淑英失望地说。她盼望觉民能够在台上多站一些时候,多说几句话,但是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了。她便带点疑惑地问琴道:“二哥为什么不演桦西里?”
“他们本来要他演别的角色。他还是第一次上台,恐怕演不好,反而误了事,所以只肯演一个配角,”琴知道淑英的心理,便安慰地解释道。
淑英也不再问话了,仍旧注意地望着戏台。
房里只剩下桦西里一个人。那个打扫房屋的老妈子阿姨妈拿着扫帚进房来。她向桦西里诉了一阵苦,说到她从前的一个小主人因参加革命运动被捕受绞刑时,眼里掉下泪,声音也变成呜咽了。这时门铃响了,阿姨妈弯着腰蹒跚地走去开门。接着一个穿学生装的少年走进来。少年交了一本小书给桦西里,十分感动地说:“我看过两遍了。我恨不得就吞了它下去。……桦西里,请问你,你遇见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把他看做同志……像我这样的人也能算数吗?”
淑英不觉侧头看了琴一眼。琴伸过手去捏住淑英的左手。
那个少年同桦西里交谈了几句话,终于忍不住悲愤地说道:“我们的教员今天还告诉我们说革命党是坏人,是社会上的毒害。我听见这些话一声也不敢响。我去了,我去读那些瘟书,好养活我的母亲……”淑英的心怦怦地跳动,她的手也有点颤抖。那个少年的悲哀似乎传染给她了。有一个声音同样地在她的心里说:“太久了,我实在忍耐不下去。”舞台上的那些人,那些话给了她一个希望,渐渐地把她的心吸引去了。她也像那个少年一样,想离开自己在其中生活的阴郁的环境,她也想问道:“像我这样的人也能算数吗?”
琴无意间瞥了淑英一眼。她看见淑英的带着渴望的眼光,略略猜到淑英的心理,她知道这个戏已经在淑英的心上产生了影响,她自然满意。但是她也不说什么,只是鼓舞地微微一笑,低声唤道:“二妹。”
淑英掉过脸来看琴。但是安娥出场了。琴便指着台上对淑英说:“你看,安娥又出来了。”
桦西里正倒在沙发上睡着,安娥推了门进来,在桌上轻轻地敲了几下,把桦西里惊醒了。桦西里连忙站起跟安娥握手,两个人谈了一些别后的话,又谈到印刷所被封、苏斐亚等被捕的事。安娥自从那回事情发生以后,便搬了家躲到一个住在园街的姑母的家里。姑母的丈夫是财政厅的官吏,对革命运动异常仇视。所以她住在那里十分安全。……他们谈到后来,桦西里忽然拿起安娥的手吻着,吐出爱情的自白。安娥终于不能坚持了。她张开两臂,柔情地唤道:“桦西里,来。”
桦西里急急走到她身边,慢慢地跪倒在地上。安娥抚着桦西里的头发,怜爱地低声唤着:“我心爱的痴儿。”
淑英的心跳得更厉害,脸微微地发红了。她想:真有这样的事?这不再是她常常读到的西洋小说里的描写,而是摆在她眼前的真实的景象了。她觉得桦西里和安娥是一对有血有肉的男女,并不是张惠如和陈迟所扮演的两个脚色。那两个人所表现的热情的场面震撼了她的心,给她打开了一个新的眼界。她有点害怕,但又有一点希望。她注意地看着在舞台上展开的悲剧。
窗外响起了罢工工人的歌声和游行群众的脚步声。安娥和桦西里走到窗前去看。安娥非常高兴地说:“……好看得很。
这许多工人很整齐的,慢慢地向前走去。我看他们都怀着一片诚心……”但是桦西里忽然急迫地说:“你没听见那边的马蹄声?”安娥心平气和地张望着,忽然惊恐地大声叫道:“马兵装上子弹了。”后来又说:“我们的人不住地前进……他们只管唱。他们唱着向前进。不怕马兵的枪。他们不住地向前进。”
这时窗外广场上脚步声愈走愈近。这是许多人的脚步声,但是非常整齐,里面还夹杂着一片沉郁的歌声。阿姨妈躬着腰走进房间,走到窗前。她和着窗外歌声唱起来,安娥同桦西里也跟着唱下去。三个人唱得正起劲,忽然外面起了一排枪响,于是歌声停止了,而奔跑哭喊的声音响成了一片。广场上人声十分嘈杂,还有人在狂叫“救命”。接着又是一排枪响。人声、马蹄声杂乱地扑进房来。
楼下男宾座里起了一阵骚动,有些人恶声骂起来。
“琴姐,怎样了?”淑英胆小地靠着琴的肩膀,抓住琴的一只手,颤抖地低声问道。她的脸上现着惊恐的表情。
“不要怕,这是演戏,”琴极力压住自己的激动亲切地安慰淑英道。
“安娥。……安娥。”桦西里痛苦地狂喊道。在这喊声的中间还接连响了几排枪声。安娥悲愤地叫道:“我们太迟缓了。
应当加倍努力。”
楼下的观众忽然疯狂地拍起掌来。
桦西里拉着安娥的手,苦恼地说:“我不愿意失掉你……”忽然阿姨妈哭着跑进房来说:“天呀。苏沙被刺刀刺伤了。”苏沙便是先前那个少年的小名。桦西里急得满屋跑,口里唤着“苏沙。”阿姨妈又走了出去。安娥烦恼地说了一句:“无处不是苦恼。”于是桦西里发狂地说:“安娥,我们去罢。
我们逃走罢。快,快……”但是门铃响了。桦西里去开门,领了先前来过的那个工人服装的葛勒高进来。葛勒高就在门口说:“时候已到了,轮着我们了。必须要……现在满街是血。
死了多少人,还不晓得。……一定,后天。”桦西里应道:“一定后天。”葛勒高又说:“园街同宫街两条路。”桦西里爽快地答道:“我到园街。”葛勒高说:“好,东西全预备好了。”
他跟桦西里握了手,悄悄地走了出去。桦西里一个人在门前站了许久。安娥走过去问道:“什么事?”桦西里回答说是一件不要紧的事情。安娥把他半拉半扶地送到睡椅前面,两人并肩坐下。安娥忽然惊问道:“桦西里。你为什么打战?”桦西里靠在安娥的身上,疲倦地说:“让我的头枕着你……”安娥说:“我摇着你睡罢。”桦西里昏迷似地说:“只要一刻工夫就好。”安娥柔声阻止道:“不要响,闭嘴。”
整个戏园的观众都注意地望着舞台,痴呆地凝视、倾听那两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他们想知道一个究竟。然而布幕不快不慢地合拢了,它掩盖了一切。于是爆竹似的掌声响遍了全个戏园。
“琴姐,我要哭出来了,”淑英含着眼泪对琴微笑道。
“我也是的,这个戏太动人,”琴一面摸出手帕揩眼睛,“叫人看了就觉得是真事情一样。”
“这种事情我以前做梦也没有想到,”淑英激动地说。“我现在才晓得世界上还有这种事情,还有这种人。”
“你以前整天关在家里,自然不晓得外面的事情。你以后多出来看看、走走,你的世界就会渐渐大起来的,”琴高兴地解释道。
“我真不懂:同是一样的人,为什么外国女子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出那些事情,而中国女子却被人当作礼物或者雀鸟一类的东西……送出去……关起来?我们连自己的事情也不能作一点主,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把我们送进火坑里去……”淑英苦恼地说,不过她仍然将她的怨愤极力压下,不让它在她的声音里泄露出来。
琴听见淑英说出这种话,觉得更可证实淑英近来渐渐地在改变:她竟然从她的囚笼里伸出头来探望外面的世界了;淑英想飞出囚笼的心愿也是一天一天地炽热起来。这正是琴所希望的。这好像一棵花树的生长,从发芽到枝子长成,现在生出花蕾,——那个浇水培养的园丁看见这个情形自然充满了喜悦的感情。琴也许不曾做过园丁的工作,但是她却在根上浇过一点水,而且她也爱那棵花树,她更盼望着看见美丽的花朵。所以淑英的话使她满意,使她感到一阵痛快,而且把那幕戏留给她的阴郁沉重的感觉和悲愤暂时驱走了。她便趁着这个时机向淑英宣传:“这就是为什么二表哥他们要攻击旧礼教。他们的国文教员吴又陵把旧礼教称作‘吃人的礼教’,的确不错。旧礼教不晓得吃了多少女子。梅姐、大表嫂、鸣凤,都是我们亲眼看见的。还有蕙姐,她走的又是这条路……不过现在也有不少的中国女子起来反抗命运、反抗旧礼教了。她们至少也要做到外国女子那样。许倩如最近从广州来信说:‘那边剪掉头发的女学生渐渐多起来了。’我还有一个同学——”琴说到这里,忽然注意到舞台上布幕已经拉开,便住了嘴,留心去看《夜未央》的第三幕了。
淑英心里很激动。琴的话自然给了她鼓舞。她同意琴的意见,她也希望听到琴的结论。但是安娥的命运牵引着她的心。她不肯放过那个女子的一言一动,她要看到安娥的结局。
舞台上现出一个富家的客厅,这是在安娥的姑母白尔波的家里。这是一个和平安静的地方。那里坐了三个面貌温淑的女人,还有一个众人熟习的安娥。但是就在这里一个惊天动地的事变快要发生了。剧场的观众好像在看一座雪下的火山。在春风的吹拂下雪慢慢地融化着。众人在等候那个可怕的爆发。爆发的兆候渐渐地出现了。温淑的女性读着罢工工人的宣言。连和蔼的中年妇人白尔波也念出来“时乎时乎,至矣不再。自古廓清人道之障碍,皆从微火初燃,俄顷即成燎原,而后得自由世界之光明”一类的句子,又接收了革命党人寄存的书报。而糊涂的官僚、白尔波的丈夫却出来表现他们那种人的愚蠢与荒淫。等到客厅里只剩下安娥和白尔波两个人时,桦西里突然来了。他抱定决心要去敲那“血钟”,现在来要求他所爱的人给他发信号。于是悲痛的诀别……爱情与义务的斗争……这两个年轻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绞着观众的心。桦西里悲壮地说:“我想着死字,没有一点害怕。我的手万无一失。我希望你的,只要你在旁边,我好像听你的号令……你放一个亮到窗口,这是一个暗号,一个号令,也就是诀别……自由终得同明天的太阳一同升起,恨我就不能亲见……”他决然走了。安娥的悲声呼唤也不能把他留祝她那悲痛的声音响彻了每个观众的心。楼座的观众跟着那个刚毅的女子淌泪,淑英频频地揩眼睛,琴也是热泪盈眶了。
于是到了最后的(禁止)。安娥点燃蜡烛,把烛台放到窗口。
她踌躇几次,终于以一个超人的意志给她所爱而又爱她的人发出牺牲的信号,让他和总督同归于荆在巨声爆发、玻璃窗震碎、她知道使命完成以后,她伤心着、哭着。最后她忘了自己,在一阵激动出神之际又像一个战士那样反复地狂叫着:“向前进。向前进。”
布幕在“向前进”的呼声中急急地合起来。楼上楼下无数着魔发狂一般的观众这时才知道全剧完结了。拍掌声暴雨似地响着。众人感动地、留恋地不住鼓掌。楼下的学生们先是坐着拍,后来站起来拍,他们把手掌都拍红了,还不肯散去。
“这才是一个勇敢的女子。”淑英十分激动,颤抖地说了这句话。
“我们走罢,”琴匆匆地说。
“不等二哥?”淑英留恋地问道。
“他会在下面等我们,给我们招呼轿子。他等一会儿还要到我家里来,”琴兴奋地答道。她感动的程度也不下于淑英。
她的脑子里充满着安娥、桦西里一些人的影子。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